2025-03-27 08:18:27 家具工程案例
银发族的智能餐桌:苏州农商银行智慧食堂推动便民服务新格局
近年来,苏州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中的人民性与政治性,借助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智慧食堂的建设,力求为广大民众带来更方便快捷的就餐体验。工作空间、金融服务与日常生活的高度融合,使得智慧食堂成为了服务新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一便民利民的特色服务不仅解决了传统食堂在菜品管理、支付方式等方面的痛点,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
苏州农商银行围绕智慧食堂的建设,关切如何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食堂的运营管理效率。他们通过智能餐台、移动端应用等科学技术手段,实现了自动识别菜价、面部识别自动结算等多项功能,明显提升了就餐的效率,尤其是在就餐高峰期。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排队等候的烦恼,也提升了就餐的流畅性和满意度。
与此同时,苏州农商银行开发了一个集线上充值、订餐、菜单查询、交易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员工服务平台,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互动,提升了他们的就餐体验。通过多功能后台管理系统,则能够高效满足各类规模食堂的管理需求,确保就餐体验与后勤服务的有机协同。
在这个过程中,苏州农商银行与当地融媒体中心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,借助融媒体的资源优势,扩大了智慧食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,成功触及了优质的企事业客群。目前,该行已拓展了12家机关智慧食堂,吸引了大量参与者。大幅度的提高了对公账户的日均存款余额,突显了智慧食堂的商业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。
然而,苏州农商银行探索智慧食堂的不仅仅是机关单位,其服务的范围还延伸到银发族。为了谱写“一座城市的养老金融新篇章”,苏州农商银行与当地民政、人社等部门密切合作,推出了“美美助老食堂”社保卡老年助餐项目,专为银发群体设计。通过在助餐点部署社保卡消费机,老年人能够在就餐时依托社保卡非接触式读卡技术,无需现金和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。这项创新举措极大简化了养老助餐服务的操作,提升了就餐的准确性与便捷性。
截至目前,苏州农商银行已在全区范围内完成20家助餐食堂的部署,累计就餐人数超过3.7万,交易金额超61万元,其中稳定参与就餐的老年客户超过800人,存款余额达到1.12亿元。
此外,苏州农商银行还通过对智慧助餐项目的深入分析,推动业务增效的创新。该行将三代社保卡支付扩展至助浴、助洁、助行、助医等多个敬老领域,实现社保卡敬老服务的全面数字化。为了确认和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,他们设立了监管账户管理助餐点的预充值资金,同时开通了社会保障卡智慧助餐的虚拟账户,优化用户的身份验证与支付过程,全方面提升了就餐体验。
未来,苏州农商银行将不断探索智慧食堂领域的创新与突破。通过发挥数字人民币的包容性优势,推进硬钱包支付受理功能改造,提升银发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便利度。此外,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也将进一步丰富助餐食堂的支付方式,构建一个安全、快捷的就餐支付新生态。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,苏州农商银行将在智慧食堂的运营中不断追求进步,让生活更加美好。
智慧食堂不仅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,更是新时代科技与人文关怀交汇的前沿。借助AI等智能技术的支持,苏州农商银行正在为未来的1000万居民打造更具温度的就餐服务,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生活的便利与温暖。